1)稿件被學術編輯以英語太爛拒了,要求潤色,如plos one經常給亞洲國家的作者這樣要求,即使你已經發(fā)表過100篇親自撰寫的英文文章,他們也這么要求。然后建議作者找native english speaker或者專業(yè)公司來潤色。
2)稿件被學術編輯以質量低下拒了,方法陳舊,內容老套。這種秒拒還是比較好,不耽擱作者改投時間。
3)稿件被學術編輯以不在期刊范圍內out of scope拒了。一種原因是投稿太多,受理稿件的編輯比如管理編輯不能準確把握作者稿件的內容,也許和期刊范圍沾了一點邊;第二種原因可能是寫作風格和期刊不符。這種拒就是秒拒,我們期刊經常有作者詢問這個問題,這個是管理編輯和主編預先篩選的,然后才是分配給學術編輯或者副主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