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合作是現(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學術合作必然產生學術成果的署名問題,多位作者根據其對某一學術成果的實際貢獻進行署名也是必然產生的學術現(xiàn)象。不過,目前學術成果署名出現(xiàn)了一些不合理的掛名現(xiàn)象,即一些作者并未對某一學術成果有實質性的學術貢獻而署名的問題。因此,本文對學術成果掛名比較突出的學術論文掛名問題進行梳理,將學術論文掛名類型依據主動推動實施掛名行為者的主觀意圖歸納為利己型掛名和利他型掛名兩個大類,然后將其分別細分為若干小類并進行解釋。 一、利己型掛名 1.論文買賣型掛名 通常是掛名作者通過支付一定的費用(亦可以是美色等)而非進行學術勞動而得到的論文署名。亦可能是“互相掛名”,即我實際寫作的論文同時掛你的名字,作為交換你實際寫作的論文同時掛我的名字。 2.“名人效應”型掛名 論文實際作者希望將自己的學術論文盡快發(fā)表或發(fā)表到層次較高的學術期刊而將論文的第一作者或其他作者掛名給其他對論文沒有實質性貢獻的知名專家學者或行政領導。 3.強權控制型掛名 通常指領導或導師等雖并未對某論文有實質性的學術貢獻,而通過權力強制論文實際寫作者將自己的名字署為該學術論文的作者。 4.“學術賄賂”型掛名 與強權控制型掛名相對,指下屬或學生等為了賄賂對論文沒有實際貢獻的領導或導師而將自己能夠控制署名權的學術論文作者署上領導或導師的行為。 5.“甩鍋”型掛名 論文實際寫作者認為自己的學術論文存在風險(例如數據造假、存在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而將負論文主要責任的第一作者署為他人的行為。 二、利他型掛名 1.親情型掛名 父子、兄弟等基于親情關系而將對方署名到其并未有實質性貢獻的學術論文上。 2.愛情型掛名 夫妻、男女朋友等基于愛情關系而將對方署名到其并未有實質性貢獻的學術論文上。 3.師生情誼型掛名 學生為了感謝老師、導師為了使學生畢業(yè)或幫助提攜學生等基于師生情誼而將對方署名到其并未有實質性貢獻的學術論文上。 4.友情型掛名 同門師兄弟,好朋友等基于友情關系而將對方署名到其并未有實質性貢獻的學術論文上。 學術論文掛名的幾種類型 | 責任編輯:曉木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