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作為一種高級勞動正變得日益復雜,單從這種勞動成果的最主要表現(xiàn)形式論文看,單個作者的論文幾乎絕跡,表明合作幾乎成為科研人員的不二選擇?梢哉f,跟誰合作,就像跟誰結婚一樣,決定了一個科研人員的成就和幸福。 談合作,人們(尤其是國人)往往習慣性地在兩條腿的人海中尋找伙伴,而科學史表明,最偉大的科學家的合作伙伴基本上是四條腿的動物。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羅列了一些與動物合作的物理學家,并指出,四條腿的朋友已經(jīng)成為偉大科學家的生活支柱,他們潤物細無聲般地給科學家搭把手(爪子)而不使事情復雜化,是最好的科研合作伙伴。 與四條腿的動物交朋友,中國古代文人對此其實也有刻骨銘心的體會。例如,狐貍精就是中國古代文人(尤以蒲松齡為代表)的生活支柱和精神伴侶。老文考證后發(fā)現(xiàn),莫言得諾獎,狐貍精幫大忙。所以直到現(xiàn)在,狐貍精應該依然是有夢想的中國文人的最好伙伴。 歷史上,作為科學家合作伙伴的四條腿動物很多,從麥克斯韋的狗、哈勃的貓到布拉赫的麋鹿,不勝枚舉。但總體看,偉大科學家的四條腿合作伙伴以狗和貓居多。 以物理學家為例。與狗合作的物理學家如薛定諤、費曼、玻耳茲曼、麥克斯韋等。值得玩味的是,薛定諤與狗合作,卻在他提出的著名思想實驗——“薛定諤貓”中想到了貓。他的這一思想實驗,讓貓名垂青史,而他的狗卻鮮為人知。想來薛定諤太講朋友義氣,也許他認為生命比出名更重要,所以他讓貓而不是他的合作伙伴狗去作為那個著名的生死未卜疊加實驗的試驗品。當然,為了狗朋友而不顧貓同行的生死,薛定諤的情懷有取向,略顯狹隘。 據(jù)統(tǒng)計,四條腿的合作伙伴中,貓是物理學家的最愛。例如哈勃、特斯拉、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愛跟貓合作,其中牛頓和愛因斯坦當算跟貓合作的物理學家的杰出代表。 牛頓也許有特權,他居然擁有一大一小兩個貓伙伴。牛頓與他的兩個伙伴之間有個笑談,留傳至今。牛頓喜歡閉門沉思,貓要經(jīng)常進進出出他的房間,據(jù)說牛頓很懶(聰明人往往都很懶),不愿不時起身為貓開門關門,于是便叫來工匠幫他在門上鑿一大一小兩個洞。工匠不解貓進貓出為啥需要兩個洞,難道是讓大貓走大洞、小貓走小洞么?工匠嘲笑牛頓傻冒,說小貓也可以從大洞走呀,怎么連這么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呢? 老文估計,這世上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像工匠一樣笑牛頓傻,現(xiàn)代說法是書呆子。殊不知看今天每所大學的校門,不都有大門小門或正門側門么?大學校門為什么要開這么多洞?是讓高個走大門、矮個走小門么?常人如果像牛頓那樣把貓也當人看,不就明白大洞小洞的必要性了么。 愛因斯坦天生是個多情的人。他最初與狗為伴,名喚Chico Marx。他曾經(jīng)這樣說起這個伙伴:“這只狗很聰明。他為我感到難過,因為我收到太多郵件。這就是為什么它總想去咬郵遞員的原因! 愛因斯坦后來又移情于貓,并給他的貓伙伴起名“虎”。明明是貓,為何喚作“虎”?其用意估計跟有些中國家長給孩子起小名“狗蛋”、“虎子”等等類似。據(jù)說“虎”在下雨天就沮喪,老愛總得安慰幾句:親,我知道下雨不對,但我也不知道如何把雨給停了呀! 大伙都聽說過“夫妻相”,“大抵意思是因為常常接觸,心靈相傾,習慣趨同,相互影響,以致到了面容相像”。老愛常常跟貓混在一起,久而久之,與貓也有了“夫妻相”,這有圖有真相。不知這是不是老愛后來跟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離婚的導火索? 物理學家為什么最愛跟貓合作?這個問題值得好好探討。有說貓很容易激發(fā)靈感,而靈感對科學研究來說彌足珍貴。例如,特斯拉在孩童時期就對電感興趣,而點燃他的靈感的,據(jù)說是他在撫摸他的貓Macak時產(chǎn)生的火花。 最近,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貓懂物理學,它們會綜合利用因果邏輯和物理學定律,通過聲音來預測看不見的獵物的位置?茖W研究不正是要尋找“看不見的獵物”么?看來,那些跟貓合作的物理學家也許早就知曉這個秘而不傳的法寶——跟貓交朋友。 也是最近,心理學家從性格特征上分析了跟貓交朋友的貓人(cat people)和跟狗交朋友的狗人(dog people)的差別。心理學家認為,貓人比狗人聰明,或者說更敏感、更獨立,而狗人往往對自己的生活更滿意,因為他們賺錢更多,有更牢固的社交生活,并有更多性生活。有句話叫作“跟誰在一起你就成了誰”,根據(jù)心理學家的分析,貓狗相較,貓顯然是更合適的科研合作伙伴。 如今,老外可能都知道了跟貓合作最有可能做出最好的科學,不知國人有幾人知道。老外大多很勢利,跟誰合作有好處鐵定會撲上去,甚至會搞各種大獎賽去助推。2015年,英國的一個博客網(wǎng)站(Academia Obscura)主辦了一個“學者與貓”(Academics with Cats)大賽,據(jù)說已辦了兩屆,通過曬照片的方式看誰跟貓的合作搞得好,給予重獎。該網(wǎng)站公布了獲獎者的貓照片,從照片看,學者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喝拉撒睡、喜怒哀樂愁、學做讀寫改等等,都可與貓分享或分擔,足見貓作為最佳科研合作伙伴的不可替代性。 有人說,西方社會之所以誕生了許多偉大的物理學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西方,成為孤獨學者的理想由來已久,知識精英始終保持著具有嚴重宗教思想特征的孤獨傳統(tǒng)。今天,諾貝爾自然科學獎依然大多產(chǎn)生于西方社會,估計跟西方學者一如繼往地保持著像牛頓那樣要么成為孤獨學者、確需合作也只跟貓合作的傳統(tǒng)有關系。 總之,歷史表明,科研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跟阿狗阿貓合作比跟人合作更可能做出最好的科學,其中貓尤其是最佳合作伙伴。但現(xiàn)實似乎也在反復證明,跟人合作,尤其是跟所謂的牛人合作,更容易發(fā)表更多、更高影響因子的論文,更容易拿到更多項目、更多經(jīng)費。然而,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科學,所以,如果是以發(fā)表論文或獲取經(jīng)費為目的的合作,在老文看來,那不叫合作,叫合謀也許更貼切。而合謀,毋庸置疑,四條腿的的確搞不過兩條腿的。 跟誰合作最可能做出最好的科學? | 責任編輯:曉木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