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桌上一本深黃色的書,由于幾個月的陽光照射,突然注意到封面已成白色,我由此感慨,時光正在漂白一切,記憶也在所難免,著文記之,以念奶奶。
童年之時,吃飽已成為一個縈繞不去的話題,零食更是一種難以觸及的奢望。秋收之后,每年家里都要用黃豆做豆腐,有的鮮食改善生活,部分做成腐乳作調(diào)料。有時,奶奶會將豐余的豆子泡在壓豆腐時積下的鹵水里,將豆子泡到腫脹至新鮮時的大小,瀝盡鹵水。再從灶膛里鏟出些灶灰,用篩子篩成凈灰,灰的多少有豆子決定,灰放在鍋里能將豆子掩埋。然后起火炒豆,豆熟灰里,待散出清香味,篩去細(xì)灰,酥豆即可食用。豆酥味香,只可惜常年在外,沒有將此技藝留在手上,還好留在記憶里。
一日,妻子買回些酥豆,食之,與奶奶的酥豆差之甚遠(yuǎn),更加懷念奶奶,也懷念我的孩子再也吃不到的酥豆。不知是方法的有異,還是用情不同,在我的記憶總該留下那么一點記憶。
那是的奶奶已年過古稀,銀發(fā)滿頭,但身體還硬實,心態(tài)更是樂觀至極。奶奶總是說:“現(xiàn)在的社會,要是閻王不叫我,我愿意活到百歲!蔽椅丛慷媚棠淘(jīng)的生活,卻深深感觸著童年的生活。樂觀和堅毅一直沒有離開我們的童年,知道如今。記憶奶奶的技藝,記憶奶奶的為人,記憶奶奶的智慧……
淚不曾留下,是奶奶的堅毅;苦也不曾忘卻,是奶奶的樂觀?粗{(lán)天中的白云,我想著遠(yuǎn)去的奶奶此時不知在忙碌,還是在曬冬日的暖陽……
版權(quán)作品,未經(jīng)《短文學(xué)》書面授權(quán),嚴(yán)禁轉(zhuǎn)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zé)任。酥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