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影院电影网,天堂а√在线地址,性人久久网av,无码内射成人免费喷射

曉木蟲
學術數據庫客戶端

文章難發(fā)是什么原因?

 找回密碼
 注冊新賬號

QQ登录

微信登录

文章難發(fā)是什么原因?

摘要:   最近一兩年時間里,出現(xiàn)了好幾次投稿直接被拒,只好轉投其他刊物折騰半天才發(fā)表出來的經歷。過去我投稿就算不是直接接受,總還是會給修改的機會,只是有少數情況要修改一次以上。例如在幾年前的一篇博文里講過, ...

  最近一兩年時間里,出現(xiàn)了好幾次投稿直接被拒,只好轉投其他刊物折騰半天才發(fā)表出來的經歷。過去我投稿就算不是直接接受,總還是會給修改的機會,只是有少數情況要修改一次以上。例如在幾年前的一篇博文里講過,我的一個學生投稿先被要求重投,然后大修然后小修才接受,就覺得很折騰了。要是和后面一個學生的情況比起來算是小巫見大巫:那個學生的稿件先投了兩個刊物被拒;文章補充一些內容投一個又被拒,改投一個刊物要求大修和補實驗,然后才接受的,前后一共折騰了兩年。
  這種情況讓我很疑惑,因為我選擇刊物比較慎重,專業(yè)對口和檔次選擇的把握應該還可以,不會把本領域的期刊從高到低一路試下來,而且一般只投比較傳統(tǒng)的刊物,除了特別需要很少和新刊或開放期刊打交道(也許觀念太保守了)。所以如前所述,一般直接拒稿很少見,而最近竟然多起來。
  遇到這種情況,固然可以用雜志現(xiàn)在的要求水漲船高這個理由來安慰自己,但只承認這一點并不能解決問題。那么也該在自己的學習身上找原因了?回顧一下,直接被拒或者被批的比較慘的稿子,投出時也感覺到有些學習還不夠扎實;但這種工作往往是學生已經做了好久,都畢業(yè)走人了,再完善已經基本不可能了,如果不是爛在抽屜里,只能好歹投出去(說到這里,表示一下無奈)。當然,項目結題、學生拿學位等這些現(xiàn)實需求是繞不過去的,有時盡管糾結也還是要讓那些質量平平的論文(也許會被有些人歸類為“垃圾論文”)投出去。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和課題組及其PI在某領域的知名度有關。前些天和一位做抗微管分子的外國教授說起TA發(fā)論文的情況,TA抱怨說原來投文章彈無虛發(fā),但最近轉換到一個新領域后投稿居然有被直接拒稿的情況。這位教授自視工作很扎實(我認為實際也如此),受到如此待遇只能說自己在新領域還沒獲得認可,所以發(fā)文章很難。這么一對比我就想通了:最近被拒稿較多較慘的是涉及FXR這個靶點的新結構活性分子的學習,而這個課題不僅難度大于以前的me-too學習,我在這個領域里的積累和聲譽也不像在抗微管藥物(特別是紫杉烷)學習中那樣,所以也拖累了學生的論文發(fā)表。從這意義上說,學生發(fā)論文也沾了老師的光。不過對這一點我讀書時認識不多,后來才逐漸認識到,而現(xiàn)在的經歷則進一步支持了這個認知。
  科學網上對OA雜志和各種新型知識傳播方式的討論已有不少,例如我記得高友鶴老師就不斷強調發(fā)表前評審并無必要,應該讓時間來檢驗成果的價值。不過我更傾向于和高老師不同的觀點,因為發(fā)表前評審固然對知識傳播有一定不利影響,但在保障知識的質量方面是有正面意義的。我記得高老師還批評過發(fā)表前評審會導致創(chuàng)新性成果被扼殺,而我覺得絕大多數工作還沒有到這個程度(這個認識上的差別,可能和教育究竟應該考慮多數人還是不要埋沒天才的理念差異可以類比)。可能是因為高老師對創(chuàng)新性工作的體會比我深才更在乎取消發(fā)表前評審,而我盡管自己的論文發(fā)表不順,還是支持發(fā)表前評審對質量保障的貢獻(少數質量不高的文章通過了同行評議發(fā)表出來甚至是在頂級雜志上,并不是否定發(fā)表前評審價值的充分理由),只是對于期刊主編有時根據個人口味直接拒稿的做法頗有微詞。
  總之,面對當前的論文發(fā)表難題(其實也沒啥大不了),修煉內功更重要。在基金申請方面我也有類似觀點。特意強調一下,這和呼吁更公平的評審方式和環(huán)境絕無矛盾(很擔心有些人會借題發(fā)揮進行攻擊)。再說,我們組還啟動了難度更大的課題,上面所說的情況今后恐怕還會發(fā)生。希望組里的人對此有心理準備,和我一起苦練內功吧!
文章難發(fā)是什么原因?  |  責任編輯:蟲子
返回頂部